六部委发力A股流动性 2025年新增入市资金3500亿

fae98cea9990c7f861ceb22e8e56b9e3_1665454812335022.jpg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

  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出席并答记者问。

  吴清表示,经过认真研究论证,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吴清透露。

  “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的费用。这是给投资者实实在在省下来的。”吴清在会上宣布。

  国联基金方面向记者表示,根据新闻发布会的内容,2025年新增入市资金在3500亿元左右,主要来自保险公司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将对市场形成托底作用,体现了监管对于A股市场的重视,利于A股市场的长期稳定。

  “增量资金预计有相当一部分会配置红利资产,我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将有中期的资金净流入逻辑,依然看好该方向。另外,在大盘稳定的背景下,顺应产业趋势的各类科技股投资机会值得持续挖掘。”国联基金预测。

  化解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2024年9月底,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

  吴清指出,《指导意见》发布实施以及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等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对市场稳定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推动市场回稳向好。

  “《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既立足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实际规模、比例的一些具体明确指标要求;更着眼长远,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吴清指出。

  吴清还指出,《实施方案》落地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稳步扩大投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与结构,巩固资本市场回升向好的良好局面;也将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695320715.jpg


  (图中人物为证监会主席吴清 本报记者索寒雪/摄)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杨德龙认为,《实施方案》的发布无疑给市场吃了定心丸,近期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通过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吸引耐心资本,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入场意愿,提振投资者信心。春节即将到来,春节之后往往是春季躁动行情,这是A股的季节性特征,建议大家保持信心和耐心,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布局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来抓住下一轮行情的机会。

  “这一方案是投资者结构的优化、投资理念的进化、市场信心的强化,是资本市场走牛走好走实的关键,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抓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引入中长期资金有助于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增强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此外,中长期资金的进入可以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且通过长期投资,可以减少短期投机行为对市场的冲击,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西南证券方面分析,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引导上市公司更加注重长期价值塑造与股东回报,积极采取回购股份、稳定分红、完善治理、提升效率等行动,持续增强优质标的吸引力。各类中长期资金在定增、新股申购等方面的主动参与,将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多元,带动形成注重质量与回报的良性投资氛围。

  国联基金测算,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流通市值与股价相关,且权益型产品的规模难以预测,因此增量资金很难测算;对于保险来说,新增保费的口径是总保费(包含新单保费和续期保费)扣除各项支出(赔付、退保、费用等),根据2023年数据,5家上市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约为1.3万亿元,各项支出占50%,剩余部分30%投向股票市场,对应2000亿元左右的体量。配置方向预计以高股息为主。

  国联基金方面指出,保险提高权益配置比例面临一定掣肘。一方面是保险投资的考核周期较短,主要是保险公司面临的利润考核周期较短,这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有明确提及,将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另外的限制来自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的偿付充足率下降,对权益比例的提升形成限制,目前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一些修订但是落地需要一定时间。

  落实“长钱长投”要求 延长考核周期

  谈及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向记者表示,从市场环境方面来看,A股市场波动较大,使得中长期资金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和短期波动压力,降低了其入市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考核制度方面,目前约 70%的中长期资金都有年度的考核目标和业绩排名压力,部分长期资金的投资管理人在短期考核压力下,难以承受市场的大幅波动,进而减少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政策支持方面,长期资本投资收益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尚未完善,长短期资本的税收政策无明显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收益和入市积极性。

  “考核周期短是多年来制约商业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一些中长期资金扩大A股投资的一个重要卡点。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本来是个长钱,但是考核周期过短就难以长投,通过考核周期调整,能够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吴清指出。

  这次《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在吴清看来,实施长周期考核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性突破,解决了多年要解决没解决的问题。从境内外实践经验来看,这也有利于改善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回报,实现共赢。

  “全国社保基金是境内参与股票投资最积极的真正的长期资金,成立20多年来投资A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1.6%,这是很高的。主要得益于社保基金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其中的经验应该说很值得认真地总结、借鉴。”吴清举例阐述。

  在汤哲辉看来,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可以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中长期资金投资业绩的影响,使投资机构避免因短期业绩压力而频繁调整投资组合。从而有助于推动投资机构树立长期业绩导向,使其更加注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更好地发挥中长期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实现长期资产的稳健增值。从国际上看,成熟的资本市场普遍重视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许多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都采用长周期考核机制。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国际中长期资金的流入,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

  《实施方案》重要举措之一是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牢固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依法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也就是鼓励多发行权益类的基金,提高权益基金的占比,有利于增加市场的增量资金。牢固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杨德龙分析。

  在田利辉看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这将有助于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降低间接融资依赖度,优化金融结构。其次,更多的权益类基金意味着更多的长期资本参与市场,这对稳定股价、增加市场深度有积极作用。再者,提高权益类基金比例还可以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同时,随着更多专业管理资金的入市,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也将得到提升。

  方正证券研究所金融首席、所长助理许旖珊指出,整体来看,《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基金稳健发展。一是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进一步引导公募基金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二是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三是推动私募基金运作规则落地,进一步拓展私募基金的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买方力量,通过专业的投资服务帮助投资者分享上市企业的成长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增长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上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总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年底的33万亿元。其中,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从2.3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权益类ETF突破3万亿元。

  吴清坦言,近年来,受股市波动等复杂因素影响,特别是前两年,部分权益类基金出现了一定亏损,公募基金行业中也暴露出经营理念偏差、公司治理存在缺陷、投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

  2024年9月26日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对此,吴清透露,目前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

  关于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方面,吴清表示,将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着力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经营倾向,避免片面追求规模,不重视投资者的回报。

  吴清指出,证监会将在公募基金改革上做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是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第二个是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制定促进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股票ETF产品的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进一步便利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市场。第三个是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当中的权重,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第四个是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加强监管执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证监会表示,完善股东股权、人员管理、市场退出等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强化对基金投资交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坚决纠治“高换手率”“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基金投资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文化。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策略研究员夏仕霖指出,首先,《实施方案》的多个举措有利缓解市场近年来缩量博弈的压力。其次,近期临近岁末市场交易偏淡、风险偏好下降,A股市场还面临一系列外部风险因素,本次新闻发布会预计有效稳固市场信心、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市场筑底回暖。再次,中长期资金入市,对市场的结构与投资生态预计有望持续带来影响,后续重点关注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偏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