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家博会CIFF上海家具展·设计源 | 首届新锐设计创作者联展“HOTLINE热线”官宣发布
参展咨询组委会:杜经理 159 8989 1849(微信同号)
中国家博会CIFF上海·设计源 | 首届新锐设计创作者联展“HOTLINE热线”官宣发布
面对产能过剩、品牌举步维艰,但消费者却找不到优质中国本土原创产品的古怪现状,我们需要一些更真诚、有潜力的设计新血,带来新观点、新态度和新的价值观。
而CIFF上海·设计源欣喜地发现:一股年轻的设计力量正悄然崛起——他们充满张扬的设计个性,大多抗拒进入相对传统&沉重的所谓「家居行业」,且并不单一追求财富上的成功。
所以在当下的时点,他们选择潜伏在城市的角落中创作着自己认同的作品,同时他们也渴望自己截然不同的创作态度被发现,多元的成功标准被看见,独特的个体价值被认可。
因此,由CIFF上海·设计源发起的首届「HOTLINE热线·设计创作者联展」应运而生,我们携手新锐设计师张忠宇担任首届策展人,召集15组优秀新锐设计创作团体齐聚亮相9月展,为年轻的设计创作者提供了一个表达态度、大放异彩的平台。
HOTLINE热线·设计创作者联展的主题为“信号来自附近”, 策展人张忠宇将每位设计师视为一个个独立的信号源。本次策展概念其实起源于青年设计师之间隐秘而紧密的相处方式,在这个独特的同温层中,他们彼此认可,相互守望,分享资源。也正是因为不断确认彼此的存在与进步,才能让他们在设计变现困难、漫长的大环境中,依然保持设计生命力。此次策展的灵感来自「发电站」,隐喻着一个重要信息:信号从未远离,信号来自附近。这些直通的通信链路,如同即时的设计热线,聚焦独立设计师品牌的热点网络与共振场域。
此次特展的展场中心设有一座“信号塔”,辐射向四周15组设计创作者的15个展台。空间用钢丝绳、电线以及金属元素塑造 “网络连接与热点交汇”的场景感。这也是本次创新之处,离开了以“物”为焦点的策展方式,更强调场域之中生成的各种关系与能量的流动,身为观众也能带着探索的心情漫步其间,享受与人和物的邂逅。
此次参展的15组创作者的实践与作品风格多元,涵盖维度广泛。其中既有专注于材料创新的实验者,也有将面临遗忘的在地文化成功转译为受众广泛的探索者;有通过巧用民间手艺为极简家具注入中式美学的新锐,亦有对家具的艺术性极致追求的工作室,更有熟悉自媒体打法、快狠准打造“爆款”的年轻设计组合……
此次联展主题“信号来自附近”,其背后的寓意又是什么?在和90后策展人忠宇的深入交流后,我们了解到:“附近”其实是她对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个年轻设计师群体的感性概括,他们的设计深植于近的生活、真的体会,而让他们创作的最大驱力,也往往是那些离自己内心最近的事物。
也因此,他们往往都更加纯粹,在创作本身投注了巨大的热情与真心,或许投入的心血时间与金钱回报远不成正比,但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充实却不言而喻。
观察这群设计师们所处的市场环境,策展人用“局域网”的状态来形容。因为他们的受众往往比较“垂直”,群体画像清晰,呈现出“圈层化”的特征。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信号“虽无法广泛覆盖,却可以精准触达”。相比于“出圈”获得大众认可的野心,他们或许更倾向于先获得特定人群肯定的佛系。
当被问及“您认为什么是独立设计师应有的特质?”策展人张忠宇总结为:“活跃并持续行动”。这既是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充要条件,也是这些脱颖而出的设计师身上闪烁的品质。他们勤奋工作,不仅在创作中寻找和巩固自己的语言,校准着自己的坐标,也在不断经受着市场试炼自己的差异性,从某个角度来看待,设计这件事其实本质上来说,是通过不断地创作来打磨自己。这里既呼应了展览的深意,这些创作者就像信号一样,起初即便微弱,“只要持续闪烁,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 久经沙场的老牌企业面临观念重塑与运营革新的双重考验:他们需要刷新对“高品质”家居的固有认知——不再囿于精工细作或高还原复刻,而是要在多元价值维度中寻找突破口;同时,如何有效借力年轻设计群体对数字化语境的“网感”,构建与新世代消费者的有效对话,亦是其转型升级的关键。 而独立设计师和新锐品牌的瓶颈也很明显:原创设计普遍面临商业化落地的挑战、缺乏完善的生产链路、规模化量产经验、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或有效的产品落地渠道等,这些核心痛点,或许可以在那些成熟的企业经验中获得启发。 信号来自附近,热线于此交汇。此次HOTLINE热线·设计创作者联展正旨在汇聚行业链条上不同节点声音,梳理各自痛点,探寻彼此优势互补的可能,寻求破局契机。这不仅仅是一次强强联合,更是视角的借鉴转换,设计源希望TA将有望为整个家居产业注入澎湃的活力。然而,也正是这些「问题」带着我们走向未来,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我们设计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CIFF中国家博会(上海)组委会:杜经理 159 8989 1849(微信同号)